今年84岁的国医大师杨春波,身材高大,鹤发童颜,步履矫健,精神矍铄。当记者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见到他时,完全被他迷倒了,简直是一位“80后的大帅哥”。
虽已至耋耄之年,杨老依旧坚持每周坐诊4个半天。他是怎样保养身体,保持精力充沛的呢?杨老有着自己的养生秘诀——人体各个脏腑器官的活动都有一定的时间节律性,顺时养生(即顺应脏腑的时间节律,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对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十分必要。
三餐准时吃,“小食”防空腹
杨老十分注重日常饮食的规律,他说,饮食既要定时,又要定量。杨老每天早晨7点准时吃早餐,一般是豆浆加4个花卷,有时用蛋花汤代替豆浆;午饭在中午12点半到下午1点半之间,基本上是一份鱼或肉、一小盘青菜、2两米饭,加上一碗汤。晚上6点半左右,简单地吃一些小米粥或面食。这便是杨老一天的饮食,他晚饭吃的简单,且从不吃夜宵。杨老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过饱或加餐吃夜宵,不仅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睡眠,还会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因此,不建议大家晚餐吃得过饱、过晚。
三餐以外,杨老也会常备苏打饼干和脱脂奶粉,在休息间隙适当地补充些能量。每天早晨锻炼前,杨老会吃2片苏打饼干,再喝上一杯脱脂牛奶;杨老坐诊时病人很多,每次下班都会“晚点”,经常延时至下午1点,所以在上午10点钟时,他会再重复一次上述“小食套餐”;下午4点,“小食套餐”会再重复一次。
杨老说:“吃几片苏打饼干,是为了不处于空腹状态。这习惯我坚持了十几年,有时去外地开会,我都会带着苏打饼干。”他建议,老年人可随身备些苏打饼干或者其他小点心,以补充体力。另外,由于老年人胃肠功能变弱,少食多餐对于老年人也十分必要。
饮食多样忌肥腻
在摄取食物的种类上,杨老建议:“要饮食多样,少吃反季节蔬果,生冷、油炸、辛辣、甜的东西要少吃。”中医讲究致中和,饮食的多样化可以帮助人体获得相对均衡的营养,以防止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的情况出现。但是,年糕、粽子等糯米类制品,含糖量高、油炸的食物及冰品类食物,常会使本就脾胃虚弱的老年人肠胃更加不适,应减少食用。另外,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应少食油炸、辛辣、甜腻的食物。
杨老爱饮茶,尤其爱喝铁观音、乌龙茶。它们属于青茶,是半发酵茶,属性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性和不寒”。他说,等量的红茶加绿茶一起泡,也可达到“性和不寒”;根据每个人身体情况,红茶、绿茶的用量比例可适当调整,这样寒热属性也就随之变化。
起居有定时,自创如厕操
杨老的时间观念很强,不仅饮食十分规律,起居也有定时。他的弟子们甚至打趣:“老师什么时候上厕所都有规定。”
他多年坚持早睡早起,冬天早上5点半起床(夏天提早半小时)。每天起床前,他先躺在床上摩腹60次,推两侧肋部50次,以促进排便。起床后,用温开水冲服自己配的药粉(西洋参、珍珠粉、田三七,按照1:1:1的比例磨成药粉而成)1克,并空腹喝下。上厕所时,他会练起一套自创的晨起如厕操,利用这段如厕时间做穴位按摩:双手擦脸70次,接着按摩睛明穴、迎香穴、耳朵、风池穴各30次,足三里穴50次,承山穴70次。
如果不需要坐诊,吃完早餐,杨老就会去公园散步,做针对自己长期伏案工作独创的保健操,包括头部运动、抖手、交叉挥手、甩手、弯腰、抖身等动作各数十次。有工作时,锻炼会被安排在下午的5点半,他会绕着医院的操场走上3000步。
每天的午休也是必须的,约1小时左右;杨老每天晚上7点准时看《新闻联播》,还习惯在睡前读书看报,最喜欢看《中国中医药报》,了解中医界的新闻方便又及时;晚上10点半,便可安然入睡。
天气好的时候,每周六上午,他还会爬鼓山(福建著名风景区),呼吸新鲜空气。
兴趣广泛,知足常乐
杨老兴趣十分广泛,喜欢拉二胡、跳舞、集邮、养花,还喜欢收集火柴盒。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捡一块当地的石头作为留念,回来标记上时间和地点,放在自己制作的玻璃箱里。“这些虽然都是很普通的石块,但记录了我的足迹,感觉还蛮有意思的。”他对记者说,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笑对人生,以诚待人,用心做事,知足常乐”是杨老的座右铭。“养生先要养心,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他说,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胃口就好,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疾病就不会产生,那么工作起来也会干劲十足,不觉得累。
如今,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压力增大、节奏加快,想要保持像杨老那样规律的作息确实有点困难。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建议大家尽量克服困难,保证基本的生活作息规律。像杨老一样,让自己始终保持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