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此时暑热将尽,但余热未了,秋燥开始,秋凉渐增。秋应肺,主收,秋季阳气渐消,阴气生长,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养生保健贵在补肾填精养肺。
祛秋燥 秋季主“燥”,肺喜润而恶燥,燥更易伤肺,秋燥主要表现为口鼻干燥、口渴咽哑、咳嗽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中医认为初秋以温燥为主,宜疏风清热、养阴润燥。桑叶、麦冬、枸杞子代茶饮,或用菊花、金银花代替桑叶。深秋以凉燥为主,宜疏风散寒、养阴润燥,苏叶、麦冬、枸杞子代茶饮,脾胃虚寒者加生姜、红枣。
除了多喝温水,或蜂蜜水,柠檬水,淡茶水外,建议多吃具有清肺润肺作用的蔬菜水果,以白色食物为主,如雪梨、百合、银耳、荸荠、藕、山药、白菜、白萝卜等,或百合荸荠雪梨羹、雪梨白萝卜汁等。
解秋乏 “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季耗气伤阴,秋来乏力。秋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脾虚湿盛:主要表现为身重乏力,舌体胖大,舌苔腻,体质偏胖。应多食薏苡仁、白扁豆、莲子、山药、红枣等健脾化湿之品。
推荐食疗方:莲子薏米山药红枣粥,或加入黄芪、茯苓等中药食材补气健脾化湿。
气阴不足: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口干咽燥,舌红,苔少,体质偏瘦。
推荐食疗方:黄芪枸杞炖乳鸽或黄芪枸杞炖老鸭、人参黄精炖瘦肉。
推荐茶饮:西洋参、麦冬、枸杞代茶饮,补气养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 石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