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奋斗者】罗恒:让孩子如花般绽放

春日的清晨,多了一丝清爽。4月10日上午7时许,从仙桥街到碧溪路一路向前,人流熙攘,开启早高峰模式。

这一天,是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罗恒每周一次的专家门诊日。简单吃了早饭后,她便出了门,踏上了那条已经走了22年的路。

“小时候,我就想当老师或者医生,可以帮助到很多人。”1996年,罗恒收到了南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的愿望要实现了。2001年7月,罗恒从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2002年,她进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工作。

“当我还是一个医学生时,我的老师和我说过一句话,医生的工作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大事。那时并没有很直观的感受,直到在儿科工作以后,特别是看到那些危重患儿,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更加体会到了责任之重大。”罗恒意识到,儿科对医生知识面的要求很广,每个年龄段、每一个患儿都存在差异性,这要求儿科医生要具备很全面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要更多地结合临床进行实践,才能掌握好儿科疾病的诊治。

带着这份责任和使命,罗恒开始在儿科临床一线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她潜心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理论、技能操作学习,前往上级医院脱产进修;通过阅读各种医学文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开阔自己的眼界;经常浏览各种医学网站、医学APP等,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新进展、新动态和诊疗指南,使自己的学识水平能与时俱进。

“只有把自己的技能练好、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能在临床中将疾病及早识别出来。”罗恒说,她希望能给患儿带来希望,减少遗憾。

去年10月,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了一位6岁危重症肺炎患儿。

小颜因患脊髓性肌萎缩症导致身体非常瘦弱,体重仅28斤。被家人送来医院时,小颜精神状态很差,肺部几乎成白肺,呼吸困难,咳嗽无力,随时可能出现痰液等阻塞气道,导致缺氧窒息。再加上患有先天性疾病,自身免疫力差,可以说是命悬一线。

“对于细菌感染需要早期精准识别、快速处理、准确用药,尤其是这样的危重患儿,每耽误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罗恒说,他们尊重家属不愿将气管切开插管的要求,放弃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决定采用传统方式治疗,“虽然我们无法治愈他的先天疾病,但让他活得更舒适,是我们和家属共同的目标。”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隔20分钟拍背排痰一次……经过高度紧张、忙碌的一夜,第2天,小颜呼吸困难有所改善。第4天,小颜症状明显缓解。第7天,小颜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咳嗽缓解、体温下降,呼吸、心率均回到正常范围。经过15天精心救治,小颜顺利出院。

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对罗恒来说,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前不久,一位母亲抱着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的孩子焦急地跑进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儿科。

患儿呼吸费力且伴有喘息、呻吟,面色、口唇发绀,烦躁不安……考虑是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必须马上住院治疗。

“宝宝刚出生11个月,又合并多种病症,病情进展迅速。”罗恒说,患儿的安危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整整48小时,他们不敢松懈,轮流守在患儿身边照顾,直到看到她成功脱离呼吸机。

“我女儿突发疾病,病情危重,多亏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团队及时救治,救了她的命,谢谢你们!”患儿康复出院当天,其母亲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儿科医护人员手中。

儿科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患儿的生命,还有背后一个个家庭的幸福。“我经常跟科里的年轻医生说,我们的工作不容有半点马虎,只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才能守住患儿的健康,才能守护好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迄今为止,她组织和参与诊治抢救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危重患儿超1000人。常年工作在临床一线,发现和诊断了一些儿科比较罕见的疾病,如皮罗综合征、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1三体综合征等。

“让每一个孩子如花般绽放,健康快乐地成长。”22年来,罗恒始终为之努力。

秉承着医者仁心,罗恒热心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致力于将健康知识送进校园,先后走访了40多所中小学校,给数万名中小学生开展“珍爱生命防溺水”“青春健康教育”“常见急救讲座”等关爱儿童成长公益讲座,为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青春期健康知识培训等,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在医学这条道路上,罗恒已经默默耕耘了22个春秋。谈及最有成就感的事,罗恒的眼神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她说,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患儿治愈后绽放的一张张笑脸,以及听到家属一声又一声的“谢谢”。


【打印文章】 字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