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健康园地>> 健康知识

这种肠道疾病无法治愈、伴随终生,近年来患病人数激增

拉肚子,也就是腹泻,应该每个人都经历过,拉肚子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一般吃点止泻药就会好了。但是有些人,却要长期忍受拉肚子的折磨,他们就是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以前很少有人听说这种病,但是近年来这种病增长势头迅猛,有人把它叫做“绿色的癌症”,无法治愈且伴随终生,非常痛苦。

问题一:到底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两种: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前者主要损害结肠和直肠,后者可损害从口腔到肛门之间的任意胃肠道部位,以小肠末端和结肠多见,所以一般克罗恩病的患者症状更严重些。

0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要症状:

腹泻、粘液便、脓血便等,腹痛常位于下腹部或左下部,便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会反反复复、时轻时重。

02,克罗恩病患者主要症状:

也会有腹泻,但便血少,且部分患者会因为肠粘连、淋巴结肿大等原因导致腹部包块,患者还会有肛门周围病变,腹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克罗恩病还可能引起肠道以外的症状,如关节疼痛、皮疹、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等。

炎症性肠病均可能出现发热、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

问题二:“炎症性肠病”有哪些危险因素?

目前,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各种引发异常免疫反应的因素,均可导致疾病发作和急性活动。异常的免疫反应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消化道中的正常细胞,从而造成肠黏膜发生炎症改变,持续受损。

炎症性肠病常见的危险因素:

感染因素:微生物感染;肠道内菌群紊乱诱导炎症。

环境因素:肠黏膜缺乏足够微生物刺激,黏膜屏障防御作用减弱;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改变。

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明显的家族患病史;种族差异(白人发生率相对较高)。

免疫因素:巨噬细胞,免疫细胞浸润;免疫处于持续激活状态。

 

 

问题三:得了“炎症性肠病”怎么办?

1,药物治疗

氨基水杨酸制剂:对控制轻,中型患者活动性有一定疗效,主要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结肠者。

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活动最有效的药物,适用于本病活动期。活动性强的可加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或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或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慢性活动期患者,加用此类药物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甚至停用。

生物制剂:当上述药物均无效或不能耐受时,可使用生物制剂,目前在中国已经有多种可选择的抗体制剂,如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维持疾病缓解。

中药治疗:中医药具有辨证论治、方药随证加减、个体化、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肠道炎症,促进黏膜愈合及预防疾病复发。

2,手术治疗

尽管目前药物治疗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当出现并发症,内镜微创或药物治疗不能解决时,还是需要手术治疗。目前,相当一部分“炎症性肠病”患者仍需手术治疗,特别是克罗恩病患者。

与一些疾病不同,炎症性肠病可以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因此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协作诊治。

 

 

问题四:如何爱护我们的消化道?

爱护肠道菌群:预防炎症性肠病同预防很多与“吃”有关的疾病类似,都要从爱护肠道菌群开始。对健康有益的菌群喜欢 “两多两少加一低”的饮食结构,即多蔬果、多高纤、少调味、少加工、低油脂。

保持健康稳定的情绪:消化道受大脑司令的支配,精神紧张、焦虑、郁闷都会引起肠道的不适,甚至改变菌群的构成。稳定的情绪可以让我们的消化道充满快乐积极的细菌。

坚持运动:规律的运动对保持肠道菌群稳定很有帮助。


【打印文章】 字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