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村民身边的“健康守护人”——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健康扶贫”故事

十年没有站立的古稀老者重新站起来了,被病魔折磨得痛不欲生的五保老人露出了微笑,边远山区贫困村的医疗室成为远近闻名的“生命驿站”。近年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坚守医者仁心,致力“健康扶贫”,让更多的贫困村民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助。

 

院长易军波、党委书记左建辉走访慰问涟源市芦茅村困难村民

 

 

感谢医生,让我可以重新走路”

 

 

 

“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感谢医生,让我可以重新走路。”出院当日,笑容满面的郭送友说道。

郭送友是涟源市桥头河镇芦茅村村民。10年前,他的右侧髋关节出现疼痛,在患处擦药能短暂止痛,他和家人并没有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的症状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日渐严重,郭送友需借助凳子才能蹲下如厕,只有依靠拐杖才能走10多米远。

2010年,郭家姊妹送父亲去湘雅医院,检查出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所需5万多元的费用,让这个经济困窘的家庭彻底打消了手术念头。此后几年,郭送友只能在家里保守治疗,病情也越来越糟。

2014年上半年,郭送友的左腿也开始出现疼痛,不能落地,他的拐杖从单拐变成了双拐。在2016年10月19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进村开展的“一进二访”活动中,老伴贺桂花带着他的部分病历资料来到了专家义诊台前,郭送友恢复正常行走的转机由此出现。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九病室主任、主任医师曹知贫介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到了病变晚期,只有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才能最有效地解除病人痛苦。

正常情况下,双侧置换需要7万多元的费用,驻村建扶队员周卫民详细掌握了郭家的情况后向院领导作了汇报,医院领导班子结合在该村开展的“健康扶贫”计划,召开会议专门对这件事进行研究,决定对郭送友老人开通救助的绿色通道。2016年10月27日,骨科专家成功为老人实施了双侧人工髋关节同期置换术。在医院制定的系列科学术后康复措施保障下,老人康复得很好。

手术前,郭送友老人还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还需要靠别人照顾

术后几个月他已能步伐稳健地走回自己的家中

桥头河镇党委、政府,芦茅村村支两委向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赠送“大医精诚 大爱无言”的牌匾

“特别高兴,特别舒服。”在被问及时隔10年又能正常走路的心情,郭送友这样描述。现在,他想做的事情就是帮妻子分担部分家务、去离家不远的河边钓鱼、去山上挖冬笋。

 

芦茅村位于涟源市桥头河镇东部山区,土地面积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致富门路窄,经济基础差。2014年,当地的人均纯收入仅1500元。目前,全村贫困户58户,占总户数19.7%;贫困人口216人,占总人口30%。此外,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村民面临看病难、就医难、药费贵等问题。

自2016年4月以来,作为对口帮扶单位之一,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明确专人驻村,对当地社情民意、贫困人口底子、群众发展需求及水利设施、道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摸底,明确了未来3年的扶贫工作目标: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维修改造水利设施、修通和改善通组公路、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了让村民享受到现代医技发展成果,医院结合自身职能和特点,制定了“健康扶贫”规划,致力于为村民的未来致富打造双保险。

 

 

一位孤寡老人的“再生”

 

 

 

2017年盛夏,涟源市湄江镇塞海村五保老人朱钦明在村里行走自如,他见人便说:“我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感谢德诚公司,如果没有他们的关心,我恐怕只有等死啊。”

2015年初,朱钦明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左小腿下干性坏疽。在一整个夏天和秋天里,小腿的病区便开始溃烂,锥心的疼痛搅得这位可怜的垂暮老人昼夜难眠,痛不欲生。到年底,他的小腿下溃烂到只剩骨头。因无钱就医,他只求早一天离开这个世界,不再经受苦痛折磨。

获知这一情况后,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易军波,党委书记左建辉心情十分沉重。医者仁心,他们决定对老人实行医疗援助。2016年1月21日,驻村扶贫队员周卫民、十三病室(脊柱、手足外科)副主任龙军华等人受院领导安排,来到朱钦明家,对其病情进行了初步观察。28日,医院再次派出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曹知贫等医生到朱钦明家,对其进行了血样采集。回院后,立即组织专家对朱钦明的病情进行了手术评估。考虑到朱钦明的病不能再拖,医院安排医护人员于30日接朱钦明来院接受治疗,并赶在春节前的2月4日为其做了截肢手术。

2月17日下午,为截肢患者提供服务的德诚公司一行人来到第一人民医院,与易军波、左建辉等院方负责人就给朱钦明安装义肢、后续训练等交换了意见。医生护士将朱钦明推到院方派出的救护车旁,大家将朱钦明搬上了车子。在德诚公司来车的引领下,两辆承载大爱的车辆,驶向了夜色之中……

经德诚公司一个多月的精心培训,朱钦明已能用义肢行走自如。

捐赠仪式上,朱钦明老人向娄底日报社、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德诚公司表达感激之情

 

“健康扶贫”送来福音

 

 

 

“感谢你们为我村建设了一个‘山村医院’啊。”新化县吉庆镇老塘冲村村民们高兴地说。

2016年9月23日,院长易军波、党委书记左建辉率专家、护士20余人,来到新化县吉庆镇老塘冲村开展“健康扶贫”活动。事先获知消息的村民早已等候在老塘冲村卫生室。一下车,村民们纷纷迎上前来跟易军波、左建辉及医务人员握手道谢。

老塘冲村村卫生室如今可是闻名遐迩啊。

医院向新化县吉庆镇老塘冲村卫生室捐赠价值25万元的设备设施

新化县委书记朱前明(前右二)、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易军波(前左一)、书记左建辉(左二)在老塘冲村卫生室考察

走进这间24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诊疗室、输液室、观察室、药品摆放区等各个区域井然有序,其条件和规范程度远非普通乡村医疗室可比。2016年8月中旬,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捐献了价值25万元的设备,特意请来专家设计指导,帮助老塘冲村建成了这个高标准村卫生室。在诊疗技术上对该村卫生员进行随机对口指导,大大提高了该村卫生室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该卫生室从技术到设备在周边乡村卫生室都处于领先位置,闻讯赶来看病的邻村村民逐日增多,每天人流量30至40人次,高峰时达60余人次。

“健康扶贫”为村民们送来了福音,村民鄢见云、李田云最有体会。

老塘冲村是娄底市委书记李荐国的挂点扶贫村,李荐国多次到村指导扶贫工作。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6户1053人;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赖外出务工,村里因病致困6户,因残致贫11户,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看病就医是一大难题。

该村扶贫工作队想群众之所需,主动联系市第一人民医院获得医疗服务支持。2017年4月10日,该院院长易军波带领各个科室专家共20余人组成的义诊团队到村开展前期健康摸底工作。就是在摸底过程中,43岁的村民鄢见云和37岁的村民李田云的情况引起了医院的关注。

因患有小儿麻痹症,鄢见云的左腿在小时候就失去了正常功能,长年只能在家人的照顾下生活。后来,她终于结婚了,却因为不孕不育又离了婚。鄢见云只能由年事已高的父母照顾生活起居,而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李田云则是因为莫名的四肢乏力,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妻子因此与他离婚,其本就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

医院党委书记左建辉对有关科室提出要求 :两人都是因病致贫,要千方百计治好他们的病,解除他们的痛苦。十三病室(脊柱、手足外科)副主任龙军华对治疗做出了具体方案。为了让鄢见云和李田云顺利到医院,医院特意安排了妇产科和骨科的医生随车前往,在经过初步检查后才一同接回了医院进行前期检查。经过院方的精心对症治疗,一个多月后,两人痊愈出院。后来,鄢见云又找到了婆家,而李田云则在生活上已能完全自理,并能下地干些轻松农活了。

 


【打印文章】 字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