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看得见”的精准医疗——市第一人民医院率先引进3D打印技术造福特殊患者

健康就是生产力!

自去年以来,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一进二访”的过程中创新精准扶贫,实施“健康扶贫”,为许多不幸的患者送上了健康福利。

今年3月以来,该院又创新技术,在全省14个市州率先引进3D打印技术,推动精准医疗,期待为患者创造更好的康复空间。

截至目前,已成功为8位患者实施3D打印重建模型,包括颅骨、腰椎、髋关节等部位。

这3D打印的精准医疗人人“看得见”,足以让医生、患者及家属清清楚楚地看到手术部位的每一个细节,对症治疗,疼痛少、时间短、恢复快。

更重要的是,3D打印为该院“精准医疗——健康扶贫”带来了新的契机。

精准匹配保护“生命的中枢”

“很漂亮!”这句话竟然被用来形容一位颅脑损伤患者。

在该院神经外科,一位颅脑损伤患者受益于3D打印技术,通过重建颅骨模型,精准匹配颅脑缺损部位,拆线后头部形状与受伤前一模一样。

该患者家住涟钢,于4月9日在野外从3米高处摔下致头痛头晕伴左侧外耳道流血半小时,经一人民医院救护车接送入院,急诊CT显示头部受伤致患者昏迷,转入神经外科,确诊为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多处软组织挫伤。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邓坚强查房后,率责任医生邹振山、医生王斌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拟行开颅探查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并征得家属同意。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组织会诊,患者恢复进度良好。

生命得到了保障,但患者又向医院提出了及早修复颅骨、保持外形的要求。为尽一切努力满足患者需求,医疗团队讨论决定择期开展颅骨修复,采取3D打印模型来高度吻合颅骨缺口,极大程度避免了以往手术可能导致的手工误差。

专家们正在应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实施颅骨修补手术

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在查房

5月17日,该患者在开颅探查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一个多月后接受了颅骨成形术。目前切口复原效果非常好,患者身心感觉愉悦,还没出院,就能在电话中对工作上的一些事情进行有序安排调度,工作基本不受影响。

“经过这次住院,我们亲身感受到这个家门口医院的变化,重新认识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服务态度热情,技术先进程度与时俱进,值得信赖。”患者及同事纷纷以“邻居”身份给医院作出了评价。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能够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是最高兴的事情,能够受到患者肯定与表扬更是欣慰。

“我们不愿意听到患者诉说术后骨折部位出现不适,那是很难过的事情,患者这方面的痛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肖向荣向记者表达了骨科医生对精准手术的追求。

全力以赴呵护“生命的希望”

接骨救伤是骨科医生职责,但有一天遇到了既要救命又要救伤的特殊情形。

5月18日,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是双胞胎孕妇,又是精神病患者,因摔伤致腰部疼痛双下肢无力,不仅自身遭受重创,而且胎儿生命面临危险。

患者的父亲介绍,夫妻俩经多次培育试管婴儿后才成功怀上宝宝,而且是双胞胎,给双方家人带来了希望。但女儿自孕期停止服药后不小心从楼梯摔下,造成腰部疼痛、双下肢无力。医院检查属截瘫,需接受手术治疗且建议引产。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家人迫切希望可以保住胎儿性命。

“患者的病历显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我们也通过腰椎CT得到了确诊,难度不是很大,但对胎儿不利。3D打印模型能够更大程度减少手术风险。”责任医生恰恰是医院派出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学习3D打印技术的彭阳,对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手术非常严谨。

“常规骨折,我们可以很熟练地实施内固定手术。但这位患者是孕妇,情绪不稳定,有沟通障碍,且有先兆流产迹象,如果不能尽快实施手术,妈妈与宝宝均有生命危险。”脊柱外科副主任、主治医师龙军华介绍。

医院召开了医疗专家小组会议,讨论决定采用3D打印技术重建骨折模型,全面直观了解骨折形态,实现精准定位钢板放置位置,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5月26日,在患者基本指数稳定之后,脊柱外科专家手术团队为她实施了胸腰椎后路切开复位、全椎板减压、钉棒内固定术,借助3D打印骨折模型,精准置入合适长度椎弓根螺钉,精准复位骨折椎体,精准切除L1椎板。

龙军华主任查房现场

“哎呦,痛嘞!”5月30日,记者在病房采访时,龙军华用器械触碰患者脚心,患者发出了明显的疼痛反应,下肢神经知觉有望恢复。

“手术成功了,我们很高兴,医院也在密切观察她的妊娠状态,这是我们最大的希望。”患者父亲恳切地表达了他的心情与愿望。

“考虑到患者家庭贫困,医院在部分治疗方面予以了特别关照,在身体康复与产检的后续阶段也将进行跟踪,一定要全力以赴尽最大能力救治,这是重建一个家庭的幸福。”院长易军波巡查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召开现场会,讨论医疗与救助事宜。目前,医院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尽力寻找解决其家庭困境的办法。

这是该院精准医疗的典型案例之一。

骨科团队护航“生命的自由”

当然,精准医疗主要目的在于为每一位患者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每一位有困难的患者找到最佳的处理方法。一般来说,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后,肢体活动受限,不仅感觉不舒服,而且仿佛失去了“自由”。

“我们致力于让每个骨折患者都能自如地行走!”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一支年轻的骨科专家团队正在茁壮成长,以引进来、走出去、制度化的方式全面提升技术水平。

今年3月,该科成功引进3D打印技术。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学习归来的彭阳告诉记者,3D打印技术是等比例复制模型,可以指导精准手术和智慧医疗,缩短年轻医生对复杂骨折的学习曲线,让病人更直观了解骨折情况。通过骨折模型,直观了解骨折位置,术前作模拟手术操作,通过3D导板和螺钉洞术中详细指导手术,更精准定位手术切开暴露范围和内置钢板的位置及置钉方向,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4月29日,该院首次运用3D打印技术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现患者右胫骨平台伤口愈合良好,可以自由伸直、屈曲。此项新技术的开展,使得手术更精准,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麻醉时间和出血量都减少,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几率,术后康复锻炼更快更好。截至目前,已结合患者实际开展8例新技术应用。

6月2日,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大讲堂暨骨科学术交流会举行,聚焦3D打印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打造了临床应用与学术交流的平台。特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专家谢杰博士就膝关节置换基本技术及重要细节与娄底地区骨科技术人员展开交流互动,华翔增量制造技术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应用研究所技术总监胡念介绍了3D打印在医学领域尤其是骨科诊疗技术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骨科大讲堂学术交流会现场

梁振扬主任在指导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床活动

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梁振扬结合手术实景拍摄详细解说了3D打印技术在该院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应用,并介绍了一位8年前人工置换髋关节的患者因关节松动而痛苦不已,此次亦因3D打印模型全方位了解关节磨损情况和周端组织生长情况,术后恢复较快。

“精准医疗就是要让群众看得见,放得心!”党委书记左建辉表示,医院必须将临床与科技相结合才能实现更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实施精准医疗造福于患者就能更好地助推医院的全面发展。


【打印文章】 字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