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救治孤寡老人,娄底奏响爱心大合唱

 427,因病截肢的七旬孤寡老人朱钦明在长沙德诚精博义肢矫形康复器材公司员工陪护下,容光焕发地在该公司大厅内来回走动。与之前的枯槁病态相比,他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医院领导、专家们亲自去德诚公司看望朱钦明

朱钦明是涟源市湄江镇塞海村的五保老人,此前也是一名令当地政府头痛的老上访户。他的左腿自去年初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致左小腿下干性坏疽。因无钱就医,在一整个夏天和秋天里,病区烂到白蛆翻涌,他不得不强忍剧痛用棉签将蛆一条条挑出来……那时锥心的疼痛搅得这位可怜的垂暮老人昼夜难眠,到年底,他的小腿下烂到只剩骨头。他的心彻底死了,希望自己早一天离开这个世界,不再经受这再难忍受的苦痛折磨。

朱钦明手术前

他的不幸境况经本报报道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率先伸出援手,在数次派出专家上门对其病情进行细致评估后,于春节前将他接入医院施行了截肢手术。之后,娄底日报、娄底晚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向全国义肢厂发出了为朱钦明捐献义肢的邀请函。德诚公司率先响应,并于318将朱钦明接入该公司行功能康复训练。经德诚公司一个多月的精心培训,目前,朱钦明已能用安装的假肢行走自如。

 

一见到记者,这位原来的老上访户满怀热泪地说:“我真心感谢党和人民政府,感谢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感谢德诚公司,也感谢媒体记者。如果没有大家的关怀,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小标)一个帖子引出一次爱心采访

20151223下午,娄底晚报新闻微信群及新闻QQ群同时收到网友发来一帖,称自己是晚报忠实读者,特反映涟源市湄江镇塞海村70岁的孤寡老人朱钦明腿部烂到露出骨头,而他领取养老金的存折,镇上和村里却一直没给他。到2015年中,朱钦明病重,他侄子向村干部再三请求讨要才拿到手,但折上20102011年两年的养老金已被盖章领取。帖后附传了图片,图中可见躺在病床上的朱钦明形容枯蒿,其左小腿以下确已成炭化状且只剩骨头。此帖一传上,立即群情汹涌,有要求追查真相的,有要求揪出贪污者的……俨然这笔钱就是被人“贪污冒领”了。为了弄清真相,记者决定第二日赶往湄江镇对此事进行调查。

1224清晨,记者赶往湄江镇塞海村。几经打听,在村民带领下找到朱钦明家(朱钦明自己的老土砖房已倒塌,借住在侄子家)。才踏进他的房门,一股巨大的腐臭味立即扑鼻而来。躺在床上的朱钦明胡子拉碴,面容枯蒿憔悴。他从被窝里爬起来,用双手捧出左腿,其状令人不忍直视——自小腿以下,烂得只剩骨头架,伤口处正浸着鲜血,脚板脚背已成炭状……记者问他的五保供养金自己领了多了?老人回答:2014年领了一次3000多块钱的,具体领了多少记不清了。他的女邻居告诉记者:“他的钱有可能是自己领了记不清,他侄子侄媳妇对他都很好,不会去领他的钱。”

后经记者到湄江镇财政所内网查核,朱钦明的养老金均逐年打入其存折。再经到存折开户行打出流水账单,显示朱钦明2014年前的养老金均已领取,也就是由朱钦明自己领取。因此,朱钦明的养老金不存在被冒领或被贪污。

但是,朱钦明病情的危重状况,却引起了记者深深的担忧。采访归来,记者当即写出了《五保老人的养老金哪去了?》一稿,文中除了记述其养老金去向调查外,对其病情严重状况也进行了着重描述,最后还特别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来关爱这个可怜的孤寡老人。

20151228,本报发出了这篇报道,在社会上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朱钦明的情况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读者纷纷来电询问,当地镇、村两级政府负责人亦表示过完年后将送朱钦明去医院治疗。然而,朱钦明病情的紧急、危险程度已刻不容缓,一旦恶化,病魔随时可能夺走他的生命。

 

(小标)一篇稿子引起一次爱心大救助

 

2016120,记者接到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来电告知:该院领导在看了朱钦明的报道后,对老人非常同情。他们将安排人员于第二日与记者前往朱钦明家,对其病情进行初步了解和评估。

21日,该院驻村扶贫队员周卫民、十三病室(脊柱、手足外科)副主任龙军华等人受院领导安排,由记者带着来到朱钦明家,对其病情进行了初步观察。28日,医院再次派出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曹知贫等医生到朱钦明家,对其进行了血样采集。回院后,院方立即组织专家对朱钦明的病情进行了手术评估。考虑到朱钦明的病已不能再拖,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安排医护人员于30日接朱钦明来院接受治疗,并赶在春节前的24为其做了截肢手术。

朱钦明手术现场

27,也就是春节前一天,湄江镇党委书记张惠平率该镇民政所长刘辉军到医院看望慰问朱钦明,并送上了2000元慰问金。朱钦明住院期间,湄江镇人民政府每天支付了100元工资请其侄子侄媳陪护。

在医院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朱钦明术后恢复较快,伤口愈合良好,并行功能锻炼。朱钦明住院期间,由其侄子朱迪伟和侄媳胡林敏轮流护理。朱、胡夫妇有3个小孩,家庭非常困难,眼见春节临近,家中又有小孩要照顾,朱钦明欲外出打工,从3月初开始,夫妇俩多次向医院、镇上和记者催促,要求让朱钦明出院。

当记者把其侄子夫妇的这一要求向易院长等医院领导汇报时,易院长的答复是:要把好事做好,希望记者向报社领导汇报,以娄底日报、娄底晚报的名义向全国义肢生产厂家发出邀请函,请一些爱心义肢厂为朱钦明捐献义肢。“我们最好做到让他还能站起来,生活上能自理,晚年过得更幸福。”

记者立即将朱钦明的情况及医院领导的想法向报社作出了汇报,同时撰写了《以爱的名义给因病截肢的七旬孤寡老人一条“腿”    向全国义肢厂征集义肢的邀请函》,发往全国各地的义肢厂。市第一人民医院扶贫工作组的周卫民则向各义肢厂一一拔打电话。记者同时将邀请函发在自己的QQ空间,在长沙工作的涟源伏口籍义工罗日波看到后,立即打电话给长沙一些义肢生产厂家。

 

(小标)一封邀请函引来远方爱心回应

317上午1030分许,记者接到了一个从长沙打来的爱心电话。打电话的是长沙德诚精博义肢矫形康复器材有限公司的灿合生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他刚刚收到报社发出的为朱钦明募捐义肢的邀请函,他的企业愿意为朱钦明捐献义肢并负责安装,他会马上安排人员与记者对接。几分钟后,记者又接到了该厂社会资源部主任王勉先生的来电。

记者立即赶往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将这一好消息向医院领导作了汇报。院方要记者迅速跟德诚公司联系,看对方能不能在当天下午赶过来。记者立即致电王勉先生,王勉表示他们吃完中饭,就立即赶来娄底。

17日下午4时许,一辆长沙牌照的小车驶入娄底日报社。一下车,王勉就告诉记者:这次厂里安排了他和技术部主任桂超琼,娄底区域负责人、客户部主任黄垒和德诚内务黄新保等4人过来。只要朱钦明的截肢部位愈合达到了安装假肢的要求,他们此行就会将朱钦明接往长沙为其安装义肢,然后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为其培训……

义肢厂桂超琼当场为朱钦明做了石膏模

一行人直奔朱钦明的病房。德诚公司技术部主任桂超琼细致地查看了朱钦明的创口部位,向医院十三病室副主任龙军华了解朱钦明的病情,扶朱钦明下床单腿站立观察……桂超琼当场为朱钦明做了石膏模。

易军波、左建辉等院方负责人赶了过来,就给朱钦明安装什么样的义肢、后续训练等交换了意见。吃完晚饭,在医院医生护士的护送下,将朱钦明推到院方派出的救护车旁,王勉一人将朱钦明抱上了车子。在德诚公司来车的引领下,两辆承载大爱的车辆,驶向了灯火辉煌的夜色之中……

经德诚公司一个多月的功能康复培训,朱钦明已能自如使用假肢行走。这位曾经心死的老人,在社会大众的关爱下,又重新点燃了生活的信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会。”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为这种正能量喝彩

朱钦明是不幸的,一个70岁的五保老人,小腿烂到只剩骨头,其经受的病痛折磨令人难以想象。

朱钦明又是幸运的,他的病情经娄底晚报报道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沙德诚精博义肢矫形康复器材公司、湄江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广大爱心人士为救治这位可怜的孤寡老人纷纷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在美丽湘中奏响了一曲激动人心的爱心大合唱。

令笔者记忆犹新的是:130,当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开进湄江镇塞海村将朱钦明接上车时,当地村民纷纷赶来,村民们异口同声地由衷感叹:“还是现在的党和政府好啊!”“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这种善举令人敬佩!”车子开出很远后,记者回过头去,村民们还站在远处的身后目送……那一刻,我感动于村民的纯朴;那一刻,我感受到善行的力量是那么强大,它让人仰望,并且以无可阻挡的感染力穿透所有人的心灵,成为人世间最光明与温暖的色调。

在施行截肢手术前,朱钦明溃烂的小腿令人不忍卒睹,恶臭难闻。但全体医护人员不嫌脏不嫌臭,给予了他亲人般的悉心照料。朱钦明年事已高,其病情又相当严重,对其实施手术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与爱护,出于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迎难而上,经细致会诊,最终成功为朱钦明施行截肢手术,让这位可怜的老人彻底摆脱病痛的折磨。

关爱弱势群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心工作之一。而救死扶伤则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天职。娄底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沙德诚公司、湄江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大众共谱的这曲爱心大合唱中,我们看到的是医学精神的闪烁,看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看到的是行业职业道德形象的生动表现,看到的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看到的是共构和谐文明社会的亮丽光彩!

这温暖人心的大爱,不仅让朱钦明这位“死心”的五保老人重拾生活信心,更让这位老上访户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不信任政府,到发自内心地说出“感谢党、感谢人民政府、感谢社会”的肺腑之言。群众的肯定,是对这场大爱救治行动的最高奖励。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是的,五谷杂粮及一切美食再香,也没有美好德行的馨香。我们之所以为这种大爱点赞喝彩,是为了让美德更加彰显,让社会大众“见德思齐”,让文明之花在湘中大地开得更加灿烂。

                                                (原载《娄底晚报》)

 

 

            

 


【打印文章】 字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