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文化>> 文学园地

《杨绛传》对血脉的执念

央 北

推荐者 卢群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知识分子比起普通老百姓多了几分选择,因而更加难以揣测自己的命运。人们历经抗战,明白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是什么滋味,物质生活的匮乏他们还能忍受的,他们渴望思想上的自由。当时大家对于共产党不了解,街头巷尾的传闻又偏差得离谱。譬如,说年龄超过四十五岁的知识分子要处死,又说共产党天天开会,开会时就是大家一起互相谩骂。

杨绛与钱钟书都觉得那不过是以讹传讹传出的故事罢了,真相必定不如此。他们在上海的邻居早早就搬走了,因此解放军解放上海时住在邻居家。杨绛看见那些战士朴实可爱,年纪不大,宁愿自己啃干粮也不看橱窗里鲜美的蛋糕一眼,三两个人买一根冰棍同吃。他们人情味重,富有正义感,完全不同于书上所写的。那段时间很多知识分子都收到了国民党抛过来的橄榄枝,杨绛与钱钟书也不例外,不过两人都拒绝了。对他们来说离开故土是残忍的,离开这片需要他们建设的土地是不忍的。

钱钟书与杨绛曾有很多次离开大陆的机会,台湾大学欲聘请钱钟书做教授,他拒绝了;香港中文大学也欲聘请钱钟书做教授,他也拒绝了……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何拒绝这些条件优厚的职位,而坚持留在这片贫瘠、被摧残过的土地上。他们之所以坚持留下,理由正如他们在1938年义无反顾地从欧洲赶回正在战火中的祖国,钱钟书在回国前给牛津同窗的信里写道:“人的遭遇,终究是和祖国人民连接在一起的。”这是他对土地的热爱,也是对自己血脉的执念。

钱钟书对祖国的爱,他爱形容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伊”也就是祖国。

杨绛在《干校六记》里写过这样的话:“我们的国家当时是弱国,受尽强国的欺凌。你们这一代是不知道,当时我们一年就有多少个国耻日。让我们去外国做二等公民当然不愿意。共产党来了我们没有恐惧感,因为我们只是普通老百姓。我们也没有奢望,只想坐坐冷板凳。当时我们都年近半百了,就算是我们短命死了,就死在本国吧。”

感悟:钱老和杨绛先生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坚持留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源自于他们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也是对自己血脉的执念。每次读到此处都让我触动很大,我无法想象,在那段黑暗的时光,是这种‘执念’陪伴着她们,始终不愿去国外做二等公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推荐者系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职工)


【打印文章】 字体: 【关闭窗口】